采用多電平逆變器技術能有效降低逆變器輸出諧波。比如三電平逆變器相較于傳統(tǒng)兩電平逆變器,其輸出電壓波形更接近正弦波,諧波含量大幅降低。相關研究表明,三電平逆變器的低次諧波含量可降低至原來的30%左右 ,這是因為多電平技術通過增加電平數量,使輸出電壓更逼近正弦波的階梯狀波形,減少了電壓突變,從而抑制了諧波產生。
優(yōu)化調制策略也是降低諧波的關鍵手段。以空間矢量調制(SVM)為例,它通過對電壓空間矢量的合理分配,能有效降低諧波含量。與傳統(tǒng)的正弦脈寬調制(SPWM)相比,SVM可使逆變器輸出的總諧波失真(THD)降低至5%左右,這主要是由于SVM能更精確地控制逆變器輸出電壓的大小和相位,使輸出波形更接近理想正弦波。增大濾波器參數可以顯著抑制逆變器輸出諧波。
在逆變器輸出端接入合適的LC濾波器,當電感值增大到一定程度,例如從0.5mH增大到1mH,電容值從10μF增大到20μF時,可有效濾除特定頻率的諧波。
根據實際測試,在某一特定工況下,能將5次諧波含量從15%降低至5%左右。提高逆變器的開關頻率對降低諧波有積極作用。當開關頻率從10kHz提高到20kHz時,輸出電壓的諧波頻率會升高,低次諧波含量會相應減少。研究顯示,在一定范圍內,開關頻率提高一倍,低次諧波含量可降低約40%,因為更高的開關頻率使得輸出電壓波形的脈寬更窄,更接近正弦波。運用諧波注入法能降低逆變器輸出諧波。
通過向調制信號中注入特定頻率和幅值的諧波信號,可使逆變器輸出電壓的諧波分布發(fā)生變化,達到降低總諧波含量的目的。例如,注入三次諧波信號,可使基波幅值提高約15%,同時降低了高次諧波含量,總諧波失真能降低至8%左右。
采用智能控制算法如神經網絡控制,能自適應地調整逆變器參數以降低諧波。神經網絡通過對大量輸入輸出數據的學習和訓練,可實時優(yōu)化逆變器的控制策略。實際應用中,采用該算法可使逆變器輸出諧波的總諧波失真降低至4%左右,大大提高了電能質量。
選用性能優(yōu)良的功率半導體器件可減少諧波產生。新型的寬禁帶半導體器件,如碳化硅(SiC)器件,其開關速度快、損耗低。與傳統(tǒng)的硅器件相比,使用SiC器件的逆變器輸出諧波總諧波失真可降低至3%左右,因為其快速的開關特性可減少電壓電流的過沖和拖尾現(xiàn)象,從而抑制諧波產生。合理設計逆變器的拓撲結構能夠抑制諧波。例如采用交錯并聯(lián)式逆變器拓撲,多個逆變器模塊交錯工作,其輸出電流相互疊加,可有效抵消部分諧波。實際應用中,該拓撲結構可使輸出電流的諧波含量降低至原來的50%左右。
進行逆變器的參數匹配優(yōu)化也有助于降低諧波。對逆變器的電感、電容、電阻等參數進行精確匹配和調整,根據電路模型和實際運行工況進行優(yōu)化計算。通過優(yōu)化后,可使逆變器輸出電壓的諧波含量降低至6%左右,提高了系統(tǒng)的穩(wěn)定性和電能質量。
定期對逆變器進行維護和校準可以確保其處于良好的工作狀態(tài),從而降低諧波輸出。檢查功率器件的性能、電路板的連接情況等,及時更換老化或損壞的部件。經驗表明,經過定期維護校準的逆變器,其輸出諧波的總諧波失真可比未維護的降低約2%。
內容來源:如何降低逆變器輸出諧波